觀察症狀,只要有體力虛弱病症出現即為重病。重病表示熱能嚴重不足,處理上應以熱源為主,按推及其他保健方法為輔, 此即先通過外內熱源,主要是以薑粉、薑粉泥或薑湯用於體傷位置,直接溫暖組織器官,以改善熱能不足;再按推症狀相對應之原始痛點,並以外熱源溫敷原始點,若按推無法立即改善,應按推患處痛點,並以外熱源溫敷患處,如此既可改善組織器官運作,又可使薑之溫熱效果得以持續,且在病情需要,患者能承受的情形下,可將溫敷增強為熱敷;在日常生活中,還要通過適當運動、 充分休息及良好心態,積極地把心情及體力調整好,以提升人體的免疫力、自癒力。如此診療,才能加速療癒疾病,使重病患者轉危為安。以上處理方法,除按推屬醫療外,其餘方法皆屬保健, 可見重病處理是首重保健,亦即通過熱源及其他保健方法改善熱能不足以保命;其次才是醫療,亦即通過按推解除體傷以治病。 此外,不僅要盡量避免侵入性治療及任何寒涼性藥食,還要保持室內溫暖舒適、安靜整潔及空氣流通,如此既有助於修復體傷, 也有助於鞏固療效。
(一) 外內熱源
處理重病患者必須外內熱源並用。外熱源包括太陽光、溫灸、 熱水袋、紅豆袋、暖貼、各種電熱產品、薑粉、薑粉泥、薑湯等。 其中薑粉、薑粉泥、薑湯可大面積塗抹或噴體傷位置,藉由皮膚吸收,直接溫暖身體。內熱源包括薑片、薑粉、薑粉泥、薑湯、 蔘片、蔘粉、蔘湯、辣椒、胡椒、花椒、咖哩等。可將其作為調味料應用在飲食,使任何食材都可煮成溫熱性食物,以利身體將其吸收轉化為熱能。其中薑粉、薑粉泥、薑湯不僅可單獨服用, 以全面改善體質,還可藉由灌腸,清洗、噴或滴鼻腔、口腔、眼 睛、陰道,使其直達患處體傷,直接溫暖器官,且在病情需要, 患者能承受的情形下,可將溫敷增強為熱敷,例如將薑與辣椒粉 (越細越好),或辣椒(加花椒)所熬煮之濃湯混合使用,使薑之藥性由溫轉熱;又如將電熱器或電毯調至高溫。總之,外內熱源之薑不僅要用於體傷位置,直接溫暖組織器官,還要配合按推原始痛點乃至患處痛點,以及其他外熱源,如:暖貼、紅豆袋、 電熱器等,並在生活中,通過運動、休息及良好心態,以提升人 體的免疫力、自癒力,如此才能改善體傷及熱能不足,從而達到保命及療癒疾病的目的。但法無定法,所有外內熱源的使用,仍應以患者能接受吸收,且病情得以改善為最高原則。
1. 外熱源
重病患者溫敷時間可達 24 小時。至於居住環境應保持安靜整潔及空氣流通,並且以患者感覺溫暖舒服為宜,比如天氣太熱或太寒,可用空調調整室溫。在臨床上,處理疾病症狀乃至異常形態,可先於體傷位置用溫熱水沖洗或電熱器持續溫敷,等皮膚溫暖,再稍微用力將薑粉或薑粉泥做大面積塗抹至乾掉為止,如此來回二到三遍;再用溫熱水沖洗後,以其他外熱源,如:電熱吹風機、電熱器、紅豆袋等溫敷,或不經溫熱水沖洗,直接用其他外熱源溫敷;溫敷後,再輔以按推原始痛點乃至患處痛點,解除體傷所致之症狀乃至異常形態。值得注意的是,對於異常形態之癌腫瘤、肌瘤、硬結、腫塊等,按推其周圍找出的壓痛點,常從破裂處或從原有創口流出血液或組織液,此皆屬體傷修復過程中的正常現象,也因如此,此異常形態才會消得更快。但創口流出的血液或組織液必須用薑湯清洗乾淨,否則結痂,會阻塞體內液體流出,以致病情反覆延宕,甚至留下疤痕。簡言之,處理創口,除透過電熱器外,創口周圍還可用薑粉或薑粉泥等溫敷,然後配合按推原始痛點乃至患處痛點,再用濃薑湯清洗從創口流出的血液或組織液,處理乾淨後,創口須保持乾爽透氣,避免使用紗布或保鮮膜等包紮。若病情嚴重,例如燙傷、毒液灼傷、乾癬、乳癌爆開等,每天可用上述方法多次處理, 亦可在睡前將電熱器或遠紅外線對準患處,保持安全距離,如此就能整夜進行。總之, 若無創口,可用薑湯、薑粉、薑粉泥處理;若有創口,則只能用薑湯處理,但若患者覺得濃薑湯太刺激而不願接受, 在不得已情況下,亦可改用淡薑湯,或淡蔘湯,或淡薑蔘湯。
2. 內熱源
內熱源的薑湯、薑粉、薑粉泥不僅可單獨服用,還可應用於溫熱性飲食及灌腸。
⑴ 薑湯、薑粉、薑粉泥
為確保薑的品質,最好挑選有機認證的小土薑。濃薑湯是針對重病患者,以鮮薑片或乾薑片熬煮而成,鮮薑片每日常規用量500 克到 750 克,上限 1500 克;乾薑片每日常規用量 50 克到 75 克,上限 150 克。雖然用乾薑片熬煮其藥性勝過鮮薑片,但法無定法,不論用何種材料,以及用量、濃度等,都要考慮個體差異。服用方法是少量多次、小口溫熱吞服,以使熱源的補充源源不斷。若患者水腫、尿頻、痰多,可改服薑丸、薑粉或薑粉泥。
重病患者用薑量要由少漸增,見效即止,雖低於常規用量亦可,其後增減則視病情需要而定,而且只有在經過按推、溫敷、 溫熱性飲食、適當運動、充分休息、良好心態的全面配合,病情仍無改善,但還能吸收的前提下才允許超量、超限,只是不可長期為之,亦即病情改善且穩定後,須逐步調回常規用量。重病患者若服用濃薑湯出現症狀,基於症狀皆由體傷及熱能不足所致, 因此只要外治手法及外內熱源到位,即可化解,可見薑仍可繼續服用。但若患者已盡力試過,仍覺得薑太辛辣而不願服食,可改以薑加西洋蔘、生曬蔘、紅蔘、甘草、龍眼乾、紅糖等,加一種即可;或直接改用濃蔘湯或薑丸,以減弱內熱源之藥性,並改善口感。值得一提的是,濃蔘湯性溫易被吸收,且患者多能接受, 故成為救治重病的最好選擇之一。紅蔘常規用量 50 克至 75 克, 上限 150 克。總之,內熱源用量之多寡及其藥性之強弱,皆應以患者能接受吸收,且病情得以改善為最高原則。
須再三強調的是濃薑湯與濃蔘湯,主要是給予重病患者作為加強日常飲食的熱源,以供身體之急需。當重病患者身體完全康復後,所需熱源只需從合理飲食中攝取,並加強運動即可。若要當作保健長期服用,則宜改為淡薑湯,或淡蔘湯,或淡薑蔘湯。
⑵ 溫熱性飲食
重病患者要落實溫熱性飲食,其食材及調味料並不限定只能用溫熱性,而是要少用寒涼性調味料,多用溫熱性調味料,讓任何食材都成為美味可口的溫熱性食物。亦即煮菜要在少油、少鹽、 少糖、少醋的情況下,加入溫熱性調味料,如:薑、辣椒、胡椒、 花椒、咖哩等,並且須煮熟,必要時甚至須煮爛,趁熱服用。服用時要細嚼慢嚥,不宜太飽,不需配湯。
⑶ 薑灌腸
腹部重病患者通過外內熱源及按推原始痛點乃至患處痛點, 若無效,且病情嚴重緊急,則宜當機立斷改用薑粉、薑粉泥或薑湯灌腸。究其原理,薑性溫熱,用於灌腸可直達患處體傷,比其他外內熱源更能直接溫暖腹部器官,期間還要配合按推、外熱源及其他保健方法,以加強改善體傷及熱能不足。如此處理,不僅可自我療癒腹部脹痛、欲嘔、食不下、胃潰瘍、胃出血、腹內出血、痛經、子宮下垂、頻尿等症狀,還可達到通便止瀉,恢復體力的目的。由此可見,能夠快速療癒腹部症狀,使重病患者轉危為安的最好方法,莫過於薑灌腸。雖然薑粉、薑粉泥或薑湯灌腸都有解除腹部病症之效,但薑湯主要是以清腸道、通宿便的效果較佳;薑粉主要是以溫暖腹部器官、解除症狀的效果較好;至於薑粉泥或薑粉泥製成丸的效果則介於二者之間。此外,在病情需要,且患者能承受的情形下,薑灌腸每天可多次,以加強溫暖腹部器官,使疾病得以快速療癒。不過再好的方法都要以患者能接受吸收,且病情得以改善為最高原則。
(二) 適當運動
重病患者險象、命危已現,若只用熱源及按推,卻無身(運 動)、心(情緒、觀念)配合,則終將失敗。運動方式有拉筋、 柔軟操、太極拳、瑜伽、爬山、爬樓梯、伏地挺身(俯臥撐)等, 可針對身體不同部位的症狀,選出有助於康復的運動方式,比如 咳嗽、胸悶、手麻等病症,可選擇伏地挺身;腿麻、膝痛、踝痛等病症,則可選擇爬樓梯(一步兩階)。室外運動宜避免太冷或太熱,易出汗、怕冷者,頸及身體前後可塞毛巾,既可保暖,濕後又方便取出,常保身體及衣物乾爽。運動貴在堅持,不可一曝十寒,且須量力而為,若要加量,應通過審慎評估,確認安全無虞,才能循序漸進、緩慢增加,否則過量非但不能改善組織器官運作,恢復健康,反而會消耗大量熱能,甚至危及生命。總之, 重病患者日常應以運動及休息為主,放鬆身體,緩慢調息,隨時活動,不可過累,累了就睡,但亦不宜久躺久坐。如此落實,等熱能漸充,體力轉佳,體傷改善,各種疾病症狀自然都可自癒。
(三) 充分休息
重病患者需要充分休息,既不可長途旅行、舟車勞頓,也不 可工作繁忙、過於勞累。雖然充分休息很重要,但亦不宜長臥久坐而不動。此外,還要保持規律生活作息,不可熬夜,宜早睡, 睡到自然醒,醒後勿賴床,並杜絕房事。
(四) 良好心態
重病患者容易情緒低落,對疾病會有恐懼、壓力,又急求病好,心情在如此緊繃下會耗掉原本就不足的熱能,反而更傷身體。 要內心保持平靜,就要深信因果,了解疾病是因為體傷及熱能不足所產生的果,所以只要因改善了,果就會消失。明瞭此理,就不需太在意病情,徹底放下對疾病擔心害怕的念頭,即使遇到各種惡疾, 仍要堅信惟有從因下手,才是根本解決之道。若事與願違,通過原始點醫學處理後症狀惡化,且體力衰退,則宜冷靜反思:這是外內熱源的使用無法直達體傷位置?按推、運動做不到位?還是觀念不清、情緒起伏太大?太過勞累?或是體傷修復過程中,有時會出現的正常現象?抑或此已超過人體自我療癒的範疇?以利及時釐清真相,作出正確判斷且修正偏差,否則貪快而用寒涼性藥食或手術, 一不小心就會嚴重透支熱能而危及生命。總之,重病患者應澄清思慮、反觀自省,常懷喜悅、感恩、包容的心,避免情緒大幅波動, 絕不可胡思亂想、自成心結。若有負面情緒,家人宜隨時觀察、開導、鼓勵;若病情好轉,行有餘力,能與人為善、樂於助人則更好。
最後須注意的是,重病患者雖不需太在意病情,但亦不可因病情改善而掉以輕心。重病患者康復後,體質較常人脆弱,故飲食起居不可驟然恢復常態,仍需按照上述各項原則進行保健,尤應避免寒涼與勞累,且要特別加強運動,放鬆心情,從根本上增強體質,杜絕復發。
点击弹出菜单